外貿服裝行業消費需求:外貿服裝行業出口現狀分析
時間:2022-11-09 10:38:00 閱讀:1962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外貿服裝,是指國內服裝生產廠家根據國外來料來樣或國外來樣、國內選料加工然后發貨給國外客戶的服裝。在完成訂單后剩余的那部分產品就叫外貿尾單。外貿服裝由于是出口國外,因此執行的標準也相應比國內要嚴格,所以質量也比同類產品要高,致使有相當部分外貿尾單成為了廣大消費者搶購的對象。
外貿服裝行業消費需求 外貿服裝行業出口現狀分析
中國市場正在上演著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時尚消費變革和升級。個性化、時尚化趨勢加速,特別是我國消費者文化自信不斷增強,為我國服裝企業和品牌產品開發、設計創意、模式創新等全方位創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面對疫情影響的市場新變化,我國外貿服裝企業紛紛主動改革,調整市場模式和產品結構,從傳統制造向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升級,以提升盈利能力。
商務部發布的《“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中,提出推動外貿創新發展,為未來五年外貿工作指明了重要方向和著力點,為外貿應對和適應國內外風險和挑戰指出了明確路徑。從目前全球市場環境來看,中國制造業向好的趨勢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受疫情影響,多個服裝出口大國生產節奏被打亂,加上節日消費季帶來的市場機遇,印度、越南、孟加拉等成衣出口大國的服裝訂單流動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2021年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首超3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實現了紡織服裝外貿“十四五”規劃的開門紅。
成品服裝出口擴張帶動紡織中間品紗線和面料進口合計增長29%,同時由于疫情管控導致國內消費者出境受限,對國外中高檔服裝服飾的消費需求轉向進口采購,全年針梭織服裝進口累計增長29.3%,毛皮革服裝和衣著附件的增幅更高達60%和43%。使服裝進口在全部進口中所占的比重從去年的40%升至43%。
進口增長也是由數量擴張和價格提升共同拉動。紗線和針梭織服裝的進口量分別增長10.5%和4.6%,面料進口量持平,三類產品的進口均價分別提升22.5%、23.5%和16.7%,可看出價格拉動作用更為明顯。
有業內人士預言,外貿訂單會更加碎片化,小訂單會成為主流,純貿易型外貿企業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窄。中國外貿紡織服裝企業尤其是B2B外貿企業,應該調整產品線,重新定位客戶群。
市場調研公司數據顯示,2022年1-8月中國服裝出口金額為10437994.6萬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長了1518469.9萬美元,同比增長17%。2022年8月中國服裝出口金額為1642353.9萬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長了106569.8萬美元,同比增長7%。
外貿服裝行業競爭格局有關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針織服裝出口785.6億美元,同比增長4.4%,出口數量215億件,同比下降2.3%,出口價格同比增長7%。梭織服裝出口741.5億美元,同比增長9.5%,出口數量128億件,同比下降3.4%,出口價格大幅增長13.3%。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和生產國,服裝產業的興旺大大推動了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中國服裝遍布世界各國,為出口創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傳統的服裝行業大都依靠做外貿加工單,大批量生產來獲得利潤。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服裝市場面臨諸多問題,成本高、庫存高、質量低、款式舊等,服裝企業亟待進行整改,以適應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這對服裝行業來說是一個轉型的關鍵時期,只有抓住契機,創新營銷模式,才能快速搶占消費市場。互聯網電商的蓬勃興起,對消費市場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業內人士豐富布局“互聯網+”戰略。同時,由于外貿服裝消費者的居家時間增多,社交場合減少,相應地降低了對服裝檔次的要求,服裝消費價格隨之下降。線上服裝消費進入場景化的新發展階段。我國電商已進入“從平面到立體、從圖像到場景,從商品銷售到價值創造”的發展新階段。“宅經濟”的興起,推動淘寶、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成為電商發展新階段的熱點渠道。
外貿服裝行業發展趨勢提到,消費者需求是推動服裝外貿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消費者對時尚和品質的要求提高,服裝外貿企業需要更加注重產品設計和品質控制。同時,消費者對于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的關注也在逐漸提高,這促使服裝外貿企業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
中國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成熟的生產技術,使其在生產成本和質量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中國的外貿服裝市場不斷拓展,包括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和對高端市場的進軍,這為中國服裝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此外,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和升級,加大對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支持,這將有助于提高中國服裝產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