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飲料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前景能量類飲料需求空間巨大
時間:2020-04-14 10:43:00 閱讀:3594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1、中國飲料行業增長態勢良好
國家標準《飲料通則》(GB/T10789-2015)直接用飲料代替軟飲一詞,根據《飲料通則》的定義,飲料是指經過定量包裝的,供直接飲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沖調或沖泡飲用的,乙醇含量(質量分數)不超過0.5%的制品。
從分類上來看,飲料可分為包裝飲用水、碳酸飲料、特殊用途飲料、茶飲料等。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及下消費結構的升級,我國飲料行業呈現出良好的增長趨勢。根據Euromonitor數據,我國包含包裝飲用水、碳酸飲料濃縮飲料、果汁、即飲咖啡、即飲茶飲料、能量飲料、運動飲料及亞洲特色飲料在內的飲料銷售金額由2014年的4652.16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5785.6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46%。
產量方面,2014年以來,我國飲料總產量震蕩變化,2016-2018年全國飲料產量有所下降,2019年全國飲料產量回升;2019年全國飲料產量為17763.48萬噸,同比增長7%。截止至2020年1-7月中國飲料累計產量達到9483.3萬噸,累計下降9.6%。
2、人口大省飲料產銷規模更大
基于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總量和消費觀念的差異,我國飲料在不同區域之間的生產、消費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總體上,經濟發達、人口較多地區飲料的生產、消費水平高于其他地區。以廣東省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廣東省飲料生產量占中國飲料生產總量的比例為18.38%,由于飲料行業有經濟運輸半徑,生產基地通常靠近消費集中區域,而廣東常住人口占比僅7.51%,可以合理推斷廣東省飲料消費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伴隨居民整體收入水平不斷提升、消費渠道延伸和觀念的革新,其他地區對飲料的整體需求將逐步釋放出來,具備更大的發展潛力。
2020年1-7月中國飲料產量前十省市分別是廣東省、四川省、福建省、浙江省、陜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吉林省、貴州省。其中,2020年1-7月廣東省飲料產量排名第一,累計產量為762.84萬噸,同比下降16.14%。
3、包裝飲用水成為最大細分市場
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消費習慣的變化,消費者對飲料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促使我國飲料產品類別、口味日益豐富,各細分領域的發展情況出現較大差異。上世紀80-90年代,我國飲料市場基本以碳酸飲料、包裝飲用水為主;21世紀初,茶飲料、果蔬汁興起;近年來,能量飲料等特殊用途飲料、咖啡飲料、風味飲料等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
一直以來,中國飲料市場以包裝飲用水、即飲茶飲料和碳酸飲料為主,2019年三者占中國飲料銷售額的比重分別為34.55%、21.12%、14.93%。經過多年的發展,果汁和能量飲料也已成為飲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二者占中國飲料銷售額的比重分別為15.60%、7.92%。
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飲料的健康、功能屬性需求日益提升,各細分類別飲料中,能量飲料、即飲咖啡、包裝飲用水和亞洲特色飲料表現出超越行業的快速增長,其中能量飲料在2014年至2019年期間銷售額復合增長率高達15.02%,是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近年來,自動售賣機網點的鋪開和互聯網銷售平臺發展迅速,中國飲料行業明顯呈現出渠道多元化發展的特征,自動售賣機和互聯網銷售的飲料占比有所提升,但仍以線下店面銷售為主要銷售渠道。根據歐睿國際的統計,2019年,我國各類飲料的線下店面渠道銷售量占比均為90%以上。
4、能量飲料市場增速較快
能量飲料在中國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增長速度較快。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為427.75億。2014年至2019年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復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中國能量飲料市場起步晚,能量飲料的人均消費水平仍顯著偏低,成長空間廣闊。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17年中國大陸功能飲料人均消費量為2.2升,消費金額為6.2美元,人均消費金額不足中國香港地區的50%,與英國、日本和美國差距更大。
隨著能量飲料市場的興起,較高的毛利率也吸引了眾多參與者。近年來,部分知名企業紛紛推出了新型能量飲料產品,如統一旗下的夠燃、安利旗下的XS、伊利旗下的喚醒源等,但此類產品在國內的銷量較小。
即便在持續高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的能量飲料市場規模仍與海外發達地區有一定差距,我國能量飲料人均飲用量僅為英國、日本和美國的10%-20%,對標海外市場,我國能量飲料的未來需求仍有很大的空間。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