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補成風 機器人要步新能源汽車后塵
時間:2018-12-18 10:36:00 閱讀:3215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隨著工業4.0的推進,機器人的發展成為全球最熱門的話題,類似于《現在投資機器人可能最賺錢》的話題頻頻見諸報端。
中國把機器人產業列為“十三五規劃”、“中國制造二二五”政策發展重點之一,但英文版《南華早報》卻引述中國業界圈內人指控,這可能是騙局一場,企業靠著“詐騙行為”和“非法關系”取得地方政府大量補貼情形普遍,根本就是補貼吹起的大“泡沫”。
中國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機器人公司數從幾年前的數百家,激增至三千四百家以上,包括制造和服務工業機器人在內。中國去年就有卅六個城市把機器人產業列為重點發展項目,祭出稅收減免、信貸、技術等優惠政策。中國政府目標預定在二二年,達到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十萬臺,服務機器人年銷售達三百億人民幣。
不過,產業新聞網站“中國機器人網”執行總裁趙勇估計,中國機器人公司要不是賠錢,就是勉強打平,去年中國共賣出工業機器人140億人民幣,85%是進口貨;業界推算平均每家機器人公司年營收不到十萬人民幣。
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董王財榮(音譯)表示,中國很多機器人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在內,都號稱具有媲美外國競爭對手的關鍵技術,其實都是靠欺騙而取得補貼,這已是產業界“公開秘密”,有些業者還一口氣設立好幾家新公司,用以申請更多的一次性補貼。
該聯盟發現,中國特定機器人公司并沒有進口關鍵零組件,根本無法生產。此產業聯盟四月間甫成立,由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等十六家機器人企業和六家科研院所發起。
王財榮指出,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處于補貼帶動的泡沫中,呼吁官方應對這些靠欺騙或非法關系獲得補貼的公司,啟動全國性調查。他說,中國沒有足夠專家能評估機器人產業的實況,而補貼就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
業界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地方政府直接補貼機器人領域的國有企業,尤其是和有影響力官員攀上“關系”的公司。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都提供機器人企業每年數億人民幣以上的補貼和減稅。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2016-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