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求“好眠” 中國睡眠經濟市場可期
時間:2021-12-20 10:17:02 閱讀:1416 整理:長沙市場調查公司
中新網長沙12月17日電 題:花錢求“好眠” 中國睡眠經濟市場可期 作者 張雪盈
拉緊窗簾、點好香薰、播放一段定時白噪音,再戴上蒸汽眼罩入眠……這是23歲長沙妹子周婧喆睡前的固定動作。
“我每年在睡眠上的支出約為3000元(人民幣,下同),小到硅膠耳塞,大到乳膠枕頭,凡是經濟承受范圍內的助眠產品,幾乎都有嘗試。”周婧喆指著自己書架上現存的3罐香薰向記者介紹。
天貓數據表明,2022年以來,在淘寶平臺搜索“助眠”相關的產品同比增加近500%,其中睡眠儀銷量同比增長914%,褪黑素銷量同比增長40%,不同年齡層正以各自的方式尋求“好眠”。
從眼罩耳塞到助眠香薰,從晚安電臺到ASMR視頻(一種助眠視頻)……近年來,睡眠經濟在中國內地悄然興起,由以往的床具紡織品延展至睡眠保健品與助眠APP領域,產品朝多元化趨勢發展。
艾媒咨詢《2021年中國睡眠經濟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已超4000億元,其中,曾購買助眠產品人群中,年齡在22-40歲的占比達到84.3%。
得益于睡眠經濟的蓬勃發展,諸如“哄睡師”一類的新職業也隨之誕生。“目前,我通過兼職哄睡師獲取的勞動報酬約占總收入的30%。”安徽“95后”哄睡師小魚(化名)表示,不同于專業的睡眠障礙治療,哄睡師所提供的助眠服務是輔助性的,如口述一個簡單的睡前故事,又或者充當消費者的“秘密樹洞”。
“我接到的絕大多數訂單來自于‘90后’和‘00后’,主要囿于工作與學習壓力,基本在接受服務的15到30分鐘內就能睡著。”小魚認為,多數購買“哄睡”服務的年輕人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失眠,而是在尋找自己的情緒出口。因此,一名合格的哄睡師,不僅要擁有較好的聲音素質,還需具備一定的心理學基礎。
不可忽視的是,年輕消費者之所以會通過各種途徑購入“好眠”,其本質是為與糟糕的睡眠質量及緊繃的大腦神經作斗爭。《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19-35歲青壯年是睡眠問題高發年齡階段,失眠率占總人數的30%。
“年輕人購買助眠產品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調適,但助眠效果卻因人而異。”湖南省腦科醫院睡眠障礙與神經癥科主任、湖南省醫學會睡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曾憲祥認為,消費者在借助“外力”提升睡眠質量的同時,也應培養正確的睡眠習慣,如保持規律作息、緩解睡前焦慮、減少臥床時間等。
“但患者如一周內出現三次以上失眠且時間持續三個月以上,則應及時到專業機構就診,以免導致慢性頑固性失眠發生。”曾憲祥說。(完)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