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行業發展趨勢:中藥材價格狂飆按下暫停鍵 中藥材降價或是大勢所趨
時間:2022-11-20 10:38:00 閱讀:1292 整理:長沙市場調查公司
中藥材價格狂飆按下暫停鍵
經歷了一輪價格大幅上漲后,中藥材價格開始回落。今年上半年,中藥材價格進入上行周期,部分品種價格同比翻倍甚至翻了幾倍,中藥材價格異常波動引發廣泛關注。當歸、羅漢果等部分此前價格坐上“火箭”的中藥材終于在近期迎來價格回落。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在國家價格監管以及帶量采購下,中藥材降價或是大勢所趨。
造成當前中藥材價格調整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方面,今年下半年,中藥材供應量大幅提升,市場上常見的中藥材供大于求,價格出現下滑;另一方面,此前囤積居奇、高價炒作等不理性的市場行為逐漸回歸理性,由此推動了中藥材價格下降;此外,集采也在促使藥企銷售價格下調,售價下調必然會面臨成本管控,最終倒逼中藥材價格下降。
進入四季度,中藥材市場價格逐漸松動,部分藥材“價跌量升”。中藥材價格指數數據顯示,價格行情轉變在8月就已初現端倪,近期出現明顯下降趨勢。以當歸為例,今年上半年當歸價格漲幅達到60%左右,現在其在中藥材天地網的價格月跌幅達到36.67%。
中藥材行業發展現狀
中藥材指在漢族傳統醫術指導下應用的原生藥材,用于治療疾病。中藥材是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的原料。中藥材指符合藥品標準,一般指中藥材原植、動、礦物除去非藥用部位的商品藥材。
根據不同的標準,中藥材有多種分類方式,目前,主要是根據采收原則來分類。根據采收原則,中藥材可分為三大類,植物類、動物類和礦物類,其中,植物類又可以細分為根莖類、果實籽仁類、全草類、樹皮類等。
中藥行業是醫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的戰略性產業,關系著國民身體的健康以及中華民族的發展,中醫藥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給中藥消費品市場帶來增量發展空間。
中藥產業鏈構成較為清晰,上游主要包括中藥材原材料及設備,例如中藥材種植基地、器械研發基地等;中游醫藥制造,主要包括中成藥、中藥飲片、配方顆粒等生產制造;下游產業包括流通領域的醫藥批發、零售及銷售領域的醫藥電商、醫療機構和藥店等。
中醫藥應用范圍廣泛,隨著中醫藥產業鏈不斷擴展延伸,行業將進一步加速擴展和整合。同仁堂、片仔癀、東阿阿膠等中藥巨頭企業紛紛布局中藥材后市場,建設中藥大健康產業,如植物提取物、保健食品、中藥化妝品等,已成為我國生命健康產業中最具成長性的組成部分。
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人均保健支出的費用也在不斷增加,促進中藥材需求量的不斷增長,進而刺激上游中藥種植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
目前,全國多地已加快大數字智能技術應用和產業互聯網建設,在種植培育、生產管理效益提升、加工倉儲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實現中藥種植的規范化、精細化、數字化,未來中藥種植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同時,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為道地藥材的發展提供有利的保障,進而促進中藥種植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在2023年2月發布的《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中,也提到要規范中藥材種植,促進中藥材行業高質量發展。在2022年3月發布的《“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中,提到要加強道地藥材生產管理,制定發布全國道地藥材目錄,構建中藥材良種繁育體系。加強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和生產基地建設,鼓勵利用山地、林地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在政策強有力的支持下,我國中藥種植行業逐漸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中藥材行業發展趨勢
在市場需求方面,隨著新醫改的推進、人口數量的絕對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增加、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健康標準的提高,下游市場需求將保持穩步增長。另外,隨著國家政策對中藥材行業支持力度的持續增加,中藥材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近年來,國家頒布一系列醫療體制改革措施,逐步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規范藥品流通秩序、減少流通環節,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積極探索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的有效形式,這些都有效的促進了整個醫藥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也推動了中藥材產品市場規模的穩步增長。
近十多年來,中藥產業持續快速增長,并且由于中醫藥應用范圍廣泛,中醫藥產業鏈不斷擴展延伸,并加速擴展和整合,形成許多“向陽”產業,如植物提取物、保健食品、中藥化妝品等,其中保健食品、中藥化妝品等產業規模甚至已超過了中成藥業。隨著“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大健康理念發展,中藥材后市場將會更加繁榮發展。
中藥材前端發展前景可觀,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驅動下,中藥材的戰略地位逐步凸顯,中藥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中藥材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中藥材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中藥材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