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中藥材種植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時間:2020-12-09 17:04:12 閱讀:3550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1、中國中藥材種植行業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
中醫藥是我國重要的衛生、文化、經濟資源,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覆蓋傳統醫學發展各關鍵環節的法律法規及意見措施,對行業振興發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與扶持作用。伴隨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而當前人口老齡化現象亦逐漸明顯,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與中醫藥行業發展現狀存在諸多不匹配,中藥材種植質量標準化控制體系不完善、專業人才不足、與現代醫學尚需融合等問題亟待解決。而在此背景下,我國中藥材種植行業龍頭企業秉著“堅持傳承與創新雙輪驅動”的理念帶動行業發展。
目前,中國中藥行業的主要龍頭企業分別是中國中藥(00570)和同仁堂(600085)。整體來看,中國中藥和同仁堂均完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從地區分布來看,中國中藥的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南、東北和華中,而同仁堂則是以北方為主,華東為輔。
2、中國中藥:中藥材種植業務的布局歷程
我國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詩經》中對可入藥的棗、梅的種植記載。在此悠久的歷史背景下,中國中藥在1997年正式成立,同年在港交所上市。自成立后,中國中藥及合營企業共擁有60多個GAP基地,成為了GAP基地的佼佼者。
3、中國中藥:中藥材種植業務布局及運營現狀
——中國中藥產業鏈結構:已實現全產業鏈布局
中國中藥在中藥材種植材供應方面,公司和各個附屬公司累計建設合作基地165個,有效保障中藥材種植材質量及供應并控制生產成本。此外,在藥品方面,公司通過內外部的前向一體化和后向一體化發展,形成較為完善的原料、研發、生產、流通及終端產業鏈。
2)中國中藥現有產品結構:種植種類眾多
自二零一五年四月,12部門聯合發布《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年~2020年)》以來,僅國家層面就已陸續出臺十余部相關政策和法規文件,對中藥材種植和規范管理建立長遠規劃。一系列政策的核心目的就在于推動中藥全產業鏈溯源,解決藥材產業規范難的痛點,要求中藥企業優先使用來源于符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的地道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的中藥材。
截止到2020年,本公司積極協調各附屬公司累計建設合作基地165個,合作種植面積九萬余畝,復蓋藥材品種69種。
3)溯源能力:中藥品控溯源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項目
為整合打通中藥智造全產業鏈,提升產業鏈追溯能力,本公司攜手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啟動了中藥品控溯源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項目。依托平安智慧城市在人工智能、區塊鏈及云計算等領域核心技術,結合公司在藥材質量管理及種植過程重金屬農殘控制的技術,和在種子種苗培育方面的資源,構建“來源可溯、去向可追、過程可控、責任可究”的中藥產品管理平臺和質量控制體。
2020-2021年一期試點示范工作中,公司共挑選10個藥材大品種進行試點中藥材單品示范地道產區基地建設,將實現以GACP種植深層追溯為核心,GMP、GSP標準簡單追溯為輔助的溯源目標。
4)中國中藥營銷策略:線上線下雙渠道
公司的主要客戶集中在醫療機構,而由于醫療機構對新冠肺炎疫情變化較為敏感,為了保障高風險人群的安全,即使是局部地區的小范圍疫情爆發,醫療機構都會迅速做出反應,導致對傳統的藥品營銷模式造成較大沖擊。報告期內,公司各業務板塊均積極拓展多元化營銷模式,尋求營銷突破,適應疫情下的營銷新常態。
2020年,集團基于“原料來自藥材主產區的優質中藥”的品牌定位,繼續強化“龍印中國藥材”品牌引領的市場推廣方針。一方面,以中成藥及精品飲片等優質產品為載體,加大在不同媒介中對品牌的宣傳塑造;同時,公司成立互聯網營銷事業部,探索互聯網消費品市場,挖掘藥食同源大健康類產品在互聯網渠道的發展潛力,進一步提升“龍印中國藥材”的品牌在終端消費者群體的影響力。
4、中國中藥:中藥材種植業務經營業績
以中國中藥的中成藥為例子,中國中藥的中成藥業務收入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從2016年的21.7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35.1億元。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成藥業務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下跌至30.7億元。從業務占比來看,公司的中成藥業務占比呈現波動下跌趨勢,說明公司的其他像是大健康業務的占比有所提升。
5、中國中藥:中藥材種植業務發展規劃
根據公司公告顯示,中國中藥將加快GACP基地建設,以各產地綜合業務企業為支點,努力打造集藥材種植、產地初加工、檢驗檢測、倉儲物流、藥材貿易和數據追溯為一體的現代化GACP基地,以滿足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