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禁市場破億元規模 或將沖擊機械鎖地位
時間:2018-12-20 10:36:00 閱讀:2809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門禁市場破52億規模
2011年根據國內主流門禁廠家的業績顯示,各廠家營業收入平均增長超過45%~50%,與此同時,國內門禁一卡通二線品牌營銷比例增長迅速,部分二線品牌企業的銷售規模突破歷史銷售高位。在政府對大型基建項目的不斷擴大投入和行業市場的迅猛發展下,2012年國內門禁系統產品銷售市場規模趨勢預測達到了58億元,年增長約為35%,此外,2012年門禁一卡通及相關配套工程產業鏈規模進一步創造歷史新高。
自經過“M1破解事件”之后,國內門禁市場逐漸走向理性化發展,單純的價格競爭已不再受廠家重視,個性化解決方案及產品從量到質獲得轉變。因國內市場經濟發展,安防產品行業化需求趨勢明顯,個性化專業的解決方案已成為各廠家競相打出的亮點。
從市場需求來看,全國司法675座監獄、3200座看守所、350所勞教所的巨大市場已成為一線品牌青睞的重點;以及軌道交通、石油化工等多個行業對于門禁一卡通需求旺盛;校園安防的建設高峰期,移動、電信、聯通投資型手機門禁一卡市場的推動;校園卡、企業卡、市民卡等的日趨普及,門禁市場需求將保持年均30%~35%左右的強勁增長趨勢。
綜合當前公布的國內11家上市安防公司的業績報告來看,加上近三年來國內住宅類限購政策的影響,投資型商業智能建筑會持續成為熱點。另方面在安防監控高清市場的推動下廠礦企業、銀行等領域的市場需求增長,同時推動門禁產業成為與防盜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并立的安防系統“三大臺柱”。
電子門禁2017年前或超越機械鎖市場
門禁系統正變得越來越流行,因為它們提供時間管理和樓宇自動化系統集成的同時提供更高級別的安全保障。而電子門禁增長的主要障礙是較高的前期成本,長遠利益得益于減少與重新預算與機械油缸相關的成本。雖然訪問控制解決方案的潮流正在推動電鎖裝置的普及,但它們不會完全取代機械鎖。IHS公司預計,大多數應用程序在電源故障或系統錯誤的情況下還是需要一個機械鎖來覆蓋,這樣的訪問控制是機械解決方案在中期增長的唯一限制,并不一定取代。
在電鎖的普及方面,電磁鎖和電擊鎖均是訪問控制系統中最常用的電鎖裝置。傳統上,電磁鎖一直是標準的解決方案,但是美國和西歐等較成熟市場已開始采用最先進的電擊鎖。電擊鎖更安全,美觀,賞心悅目,而且比電磁鎖更節能,預計2012年至2017年在亞洲以外各地區將有強勁的增長。這是由于中國市場對電磁鎖使用的偏愛超過電擊鎖。電磁鎖更容易制造,更實惠,更簡單的安裝使它們在中國市場更具價格競爭力。
電鎖的解決方案趨勢不僅影響機械鎖。從全球來看,據IHS估計2012年標準的機械設備出口占所有出口設備收入的70.8%,預計到2017年將下降至69.8%,塬因是越來越多地采用電氣化裝飾和電鎖口回縮裝置。實現電鎖裝置作為安全的手段解決方案通常會為了履行一個完整的門禁系統上安裝用于出口的電動逃生裝置。
機械鎖對門禁系統的影響
門禁管理系統市場成長快速,高于安防市場平均水平,主要由于門禁系統更易于與考勤系統、建筑自動化系統集成。電子化門禁控制系統成長的主要障礙是更高的預付成本,長遠好處是更低的機械鎖密鑰更新成本。
電子鎖市場伴隨門禁控制解決方案的發展而成長,但并未完全取代機械鎖的地位。IHS預測大多數的應用仍然需要機械鎖,比如當系統錯誤或者啟動失敗的情況下,較長一段時期內門禁控制系統只是對機械鎖解決方案市場產生一定影響而已。
電磁鎖和電動鎖是最常見的電子化鎖具,與門禁控制系統整合應用。傳統上電磁鎖本來已經成為被采用的標準解決方案,但在成熟市場如美國和西歐傾向于開始采用電動鎖。電動鎖被認為更加安全美觀且節能,預計2012-2017年在除亞洲之外的地區獲得更高的成長。在中國人們更喜愛使用電磁鎖多過于電動鎖。電磁鎖更容易制造,更便宜,更易于安裝,這使得它在更注重性價比的市場更受青睞。
從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角度看,電動鎖不只是對機械鎖市場產生影響,還有出入口設備市場。IHS預估2012年全球范圍內機械出入口設備市場占總出入口設備市場的70.8%,這個數據2017年被推測將降到69.8%原因就在于此。盡管電子鎖解決方案市場活躍,但全球中期將還是機械鎖為主。IHS預估2012年全球出入口設備市場終77%屬于機械鎖,而到2017年機械鎖會降到71%。
總體而言,電鎖解決方案的正積極的邁向國際水平。由于這種趨勢機械鎖的增長要稍微受到一些限制,但全球機械鎖具市場預計依舊將在中期健康成長。在收入方面,對于機械鎖和電鎖(電擊防盜鎖和電磁)的出口市場的比較,華夏經緯市場調查公司。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