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行業發展待規范:土壤修復起步晚
時間:2018-12-25 10:36:00 閱讀:3030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隨著“土十條”明確了出臺的時間,土壤修復市場也變得火熱起來。雖然陳吉寧部長在年初的“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治理土壤污染是一個大治理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投入幾萬億。一方面是幾萬億的資金不是說投入就能馬上投入的,另外一方面是我們要的是土壤修復治理的效果,對土壤污染風險的管控,而非僅僅是金錢上的投入。
最新的土壤污染情況調查公報還是2014年出臺的,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全國土壤污染超標率達16.1%。污染類型以無機污染物為主,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土壤重金屬污染的超標,耕地污染的日益嚴重等情況都在公報里面提及到,但土壤修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不僅僅要治理土壤污染,更要在治理好后防治再次污染,讓我們的土壤變得越來越安全。
在進行土壤修復方面的企業,永清環保最新發布的2015年財報指出,重金屬綜合治理(含藥劑)這項業務的比重已經在逐年上升,2015年成為永清環保的第二大主營業務。作為行業龍頭的北京建工修復同樣是以土壤污染治理為主要業務,并在去年獲得了“一種基于減量濃縮理念的土壤淋洗修復系統”、“一種用于污染場地受污染建筑渣塊的清洗系統”、“用于水中殘留氧化劑的室外快速檢測的試劑盒”三項專利,填補了我國污染土壤淋洗技術裝備自主研發與應用的空白。
土壤修復企業雖然在數量上不多,但依然帶領著我國土壤修復市場的發展,當然,這其中也會遇到發展的瓶頸,但不能因噎廢食。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益就對此做出了解釋,他認為:“十三五”期間,我國土壤修復仍處于起步階段,要大規模發展還有一定難度。在起步階段,不能簡單求數量,而是要把產業基礎做牢做實。要進一步做好土壤污染調查,做好修復技術儲備,做好法規標準建設。目前,國內污染土壤修復項目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地段較好的建設用地上。地方政府或開發商都愿意埋單,將一些工業污染場地修復后作為儲備土地,再進行商業開發或住宅建設。而對于沒有商業價值的農村污染土壤,地方政府出資修復的積極性并不高。修復企業也會重點選擇一些財政補貼多、土地開發價值高、資金缺口較小的項目來跟蹤。張益還說:引入“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應是今后土壤修復行業的發展趨勢。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讓造成土壤污染的企業購買專業環保公司的污染土壤修復服務,并與環境監管部門共同監督治理效果。
誠然,土壤污染的國情就擺在我們面前,無論是土壤修復的市場還是土壤修復的技術都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我們也不能任意而為之,而是需要進一步規范市場,引導正確的發展方向。更多行業調研信息報告請關注微信 華夏經緯市場調查公司 ,每天及時分享各行業的相關信息,點擊微信搜索就能關注了。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